拒絕C.朗的杜曹,成伯利時代下台第一人
一切似乎都變了,但一切似乎都沒變。
車路士的老闆從艾巴(Jordi Alba)變成了伯利(Todd Boehly),但這傢俱樂部熱衷於解僱教練的傳統保留了下來;杜曹(Thomas Tuchel)在這裡拿到了他最重要的冠軍,但每每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他的脾氣還是依舊。
於是在新賽季歐聯小組賽第一輪,甚至是第一個比賽日剛剛結束後的不久,在作客吃到一場爆冷失利的杜曹失去了自己的工作。
而這場不敵薩格勒布戴拿模的比賽,恰恰是杜曹在車路士的第100場比賽。

作客來到克羅地亞,沒有人能想到車路士會在這裡輸波。
縱使藍軍在今季的開局不佳,短短六輪比賽,已經有3場不勝,但即便如此,他們目前的位置也是在第六名,距離榜首的阿仙奴其實只有5分的差距。
只不過令人擔心的是,類似於這粒失球時出現的狀態:

8000萬英鎊買來的新援科芬拿(Seko Fofana),在比賽開局階段,體能還很充足的時候,追不上前幾年在中超聯賽踢球的奧錫。
而在這之前,丟掉高球的一點也很令人困惑,至於各項賽事7場比賽僅僅攻入8球的進攻火力,更是讓車路士上下擔心不已。
基於這個情況,新老闆伯利想買C.朗拿度(Cristiano Ronaldo),至少在他自己看來,沒有絲毫的問題,畢竟在上季,37歲的葡萄牙人還是英超聯賽射手榜的第三名。
僅次於孫興慜(Son Heung-Min)和沙拿(Mohamed Salah)。

而正是在這一點上的分歧,拉開了杜曹和伯利之間爭鬥的序幕。
在杜曹下台的消息得到官方確認之後,電訊報著名記者Matt Law撰文表示,引進C.朗拿度的討論,成為了杜曹和伯利之間一個明顯的分歧。
這個夏天,C.朗拿度想要離開曼聯,加盟一支有歐聯可踢的心昭然若揭,他的經理人文迪斯(Mendes)為此奔走了近3個月的時間,自然也找到了送走盧卡古(Romelu Lukaku),需要一名前鋒的車路士。
在C.朗拿度與車路士之間的緋聞傳得沸沸揚揚的時候,媒體上最多的報導是負責今夏轉會的杜曹,明確表示了否定的意見。
有傳聞說,曼聯舊帥蘭歷克(Ralf Rangnick)的建議在其中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其實,即便沒有蘭歷克的建議,杜曹自己也應該能獨立做出這個決定。
不管是蘭歷克,還是杜曹,抑或是現在C.朗拿度的教練——坦哈格(Erik ten Hag),作為同在德國足球浸淫很長時間的他們,對於高位逼搶都有著很深的執念,所以不管這個名字有多麼響亮,只要無法負擔參與高位逼搶這樣的責任,大概率都會做出類似的決定。
只不過相較於曾經執教C.朗拿度的蘭歷克和正在執教C.朗拿度的坦哈格,他們更需要做出艱難的決定,比如將其替換下場或者放在後備席上,而杜曹就可以略微輕鬆地說上一句:
「No。」

然而,正是這一句簡短的答案,讓他的老闆困惑不已。
作為一名老闆,他自然無法參透足球場上的所有事情,但作為一名新老闆,伯利自然想要用一個見面禮來給史坦福橋的球迷帶來好的第一印象,尤其是作為一名美國老闆,他自然也很清楚C.朗拿度這個名字,能給車路士這傢俱樂部帶來多少經濟收益。
所以,伯利希望杜曹能給自己解釋一下,他為什麼不想要C.朗拿度。
然而根據Matt Law這位已經報導車路士多年的記者的消息,杜曹並不願意解釋這個問題,而且對於這種問題還需要解釋,似乎顯得非常反感和惱怒。
或許形像一點地說,就是一位足球學霸並不想為一位足球學渣解答一道其實很簡單的問題,而且學霸還因此覺得學渣很笨,由此顯現出了厭惡的表情。

換作其他的關係,這一點根本不會有影響,大家充其量只會覺得這位學霸不好相處,有點看不起人。
可惜的是,在現實當中,學渣卻是學霸的老闆。
在夏窗開啟之前,車路士高層經歷了一波改革,負責轉會收購的格拉諾夫斯卡婭和負責球會與球隊溝通的施治紛紛離職,作為艾巴的舊部,這一點在當時並沒有引起絲毫的擔憂,反倒被認為是合理之舉。
這樣一來,至少在這個夏天,車路士的球會架構變得非常扁平化,老闆伯利親自負責轉會收購,而引進誰或者不引進誰,則由杜曹來拍板。
當時就有媒體報導,伯利希望車路士變成利物浦的樣子,讓主教練成為轉會決定的核心人物。

然而,杜曹並不願意承擔類似的職責。
從性格上來說,杜曹本身就略顯孤僻,他更熱衷於在自己的小圈子裡討論所面臨的問題,而不擅長像安察洛堤那樣和不懂足球的人也能聊得很開心,所以不僅是和伯利這樣的純粹商人對付不來,哪怕是和多蒙特的佐爾克和瓦茨克這樣的足球人,杜曹也搞不好與他們之間的關係。
瓦茨克曾經就如此評價過杜曹:「托馬斯是個很難相處的人,但他是個很棒的教練。」

所以,他需要一個既懂足球,也懂溝通的人,充當他和老闆之間的橋樑。
只不過,這個人也並不好找。
在巴黎聖日耳門時期,里安納度便充當過這樣的角色,但眾所周知,杜曹最終正是和里安納度之間,因為球員使用、轉會策略等各種方面,由最初的齟齬變成了最後的不和,從而在帶領巴黎聖日耳門史無前例地攻入歐聯決賽之後,失去了主教練的工作。

然而來到車路士之後,他可能來到了他最適合的環境。
首先,林柏特留下的球員兵強馬壯,所以在中途接手,幾乎沒有試錯空間的情況下,杜曹很快便讓球隊觸底反彈,一路反彈到了隊史第二座歐聯冠軍的高度。
其次,球會的架構也非常不錯,施治能夠很好地將杜曹隔離在球會之外,成為他在高層面前的代言人,而格拉諾夫斯卡婭的談判能力也日臻成熟,能夠在最大限度里,帶來他想要的球員。
只不過,球員的狀態高高低低,並不見得能符合杜曹的要求。

上季重金引進的盧卡古,不僅沒有成為杜曹心中的撞城錘,而且在賽季尚未過半的時候,就用一次採訪引爆了車路士的更衣室。
盧卡古所代表的方案已經無法成行之後,杜曹不得不重拾夏域斯(Kai Havertz)+華拿(Timo Werner)的老反感,然而接手初期的反擊環境已經不再,所以他對進攻端的不滿也越來越難以掩蓋。
今季離隊的華拿就在採訪中表示過,德國隊教練費歷克總是用鼓勵、表揚的方式來促進華拿的進步,而不是用批評的態度。
這句話是在暗示什麼,其實已經不言而喻。

所以在一件一件糟心事的堆積之下,情況逐步來到了如今的局面。
因為在引進C.朗拿度、哥頓等事項的分歧,杜曹和老闆之間的關係逐漸走低,又因為在隊內製造的高壓氣氛,能為他所用的球員也已經不多了。
一旦戰績走低,杜曹下台就是必然的結果,甚至不需要什麼導火索和理由,就像媒體報導所說的,這場爆冷不敵薩格勒布戴拿模的比賽和杜曹下台之間,沒有必然的關係。
決定,早已做好。

歸根結底,和杜曹之前幾次的下台一樣,他依然輸在了自己的性格上。
足球場上,教練的作用當然不可小覷,因為製定戰術的人是他們,選擇球員的人也是他們,但可悲的是,足球比賽充滿了偶然性,這預示著戰術功課做得再充分,也可能會迎來一場失敗的結局。
那麼在這種時候,如何保住自己的工作,和諧的隊內關係和球會氛圍就是一個無法繞開的必經之路。

杜曹當然可以不願處理轉會層面的繁雜事務,但在這個只能靠臨時拚湊、臨時處理的夏天,他需要學會收斂自己的情緒。
伯利不見得是一個不通情理,一心認準了經濟效益的老闆,對於一個足球門外漢來說,拒絕引進上季英超射手榜第三名的C.朗拿度,他當然會非常困惑,而且作為掏錢拍板的人來說,他也有理由要瞭解一下主教練否決這筆潛在轉會的原因。
至於盧卡古、華拿、普列錫(Christian Pulisic)、薛耶治(Hakim Ziyech)這些不受杜曹重用的球員,他們也有理由獲得一個合理的解釋,以及未來潛在的機會。
可惜的是,杜曹的驕傲擊敗了他的耐性。

當主教練同時在老闆和球員那裡失去了信任,那就是最糟糕的結局。
因為老闆是為主教練帶來新球員的人,而球員是為主教練在場上賣命的人,主教練的戰術再出眾,也無法缺少這兩者的輔助,否則只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罷了。
去年年初,當杜曹第一次以車路士主教練的身份參加新聞記者會時,當被問到是否擔憂於自己只有18個月的合約時,他表示一開始還是有些擔心的:
「但過了一分鐘,我想:這有什麼區別嗎?如果他們給了我四年半的合約,但最終還是解僱了我,這對我來說有什麼區別呢?如果車路士高層對我不滿,他們無論如何都會解僱我的。」
奪得歐聯冠軍之後,杜曹得到了一份三年的新合約,然而下台的時候,他在車路士時光剛剛超過18個月。

(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