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過半清潔工曾現熱疾病症狀 團體促修訂指引保障工人

2022年09月14日14:04

調查發現有過半清潔工,在酷熱天氣下工作曾現熱疾病症狀。

【橙訊】本港今年自入夏至今,出現長時間的酷熱天氣,即使在中秋節後炎熱依然。有環保組織跟關注勞工團體調查發現,超過一半受訪在戶外工作清潔工人,在過去兩個月曾出現熱疾病症狀。他們要求當局就預防中暑訂立更具法律效力的指引,包括將熱疾病列為職業病範圍。

綠色和平和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早前以問卷方式,成功訪問150名街道清潔和防治蟲鼠工人,並實地調查11名工友在酷熱天氣下的工作環境和身體承受的影響,發現超過一半的在過去二個月,工作時曾出現熱疾病症狀,包括頭暈、頭痛、呼吸困難,體力不支等。

本港今年連續多日天氣酷熱,團體指當局對保障員工的條例的範圍有限。

調查同時發現分別近六成半及九成工友都表示,僱主無提供闊邊防曬帽及便攜式風扇,反映職安健條例下有關預防中暑的指引,未促使僱主執行預防中暑的評估及措施。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政策研究幹事羅佩珊要求,政府訂立針對熱疾病的職安健規例,提高僱主向僱員提供適當防暑安排和裝備的法律要求。

暑熱指數只來自兩氣象站 團體促增加監測點

對於當局早前提出,正考慮將天文台「香港暑熱指數」加入《中暑風險評估指引》,綠色和平項目主任伍漢林表示目前天文台只從兩個氣象站收集有關數據,難以反映全港戶外工友工作時的實際情況,促請增加暑熱指數監測點。他續指曾以熱壓力監測儀實地調查,發現即使同一區域同一時段,暑熱壓力指數可以相差甚大,反映暑熱程度的濕球黑球溫度最大差距達3.45度。

因此,兩個團體促請政府訂立針對熱疾病的職安健規例,提高僱主向僱員提供適當防暑安排和裝備的法律要求,並將熱疾病納入可補償職業病範圍。

圖︰中通社

更多推薦文章

天文台今午錄35.9度 本月第二次破九月最高溫紀錄

調查揭六成半清潔工酷熱開工常感不適 三分二僱主無按規定安排小休

視頻精選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