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數字報導讀 | 這個鄰國,對華政策或“發生質變”

2023年01月16日08:38

【今日數字報導讀 | 這個鄰國,對華政策或“發生質變”】打開手機聽報紙,天下風雲掌中看。2023年《參考消息》數字報繼續為您提供最權威、最全面的全球資訊,今日五大看點不容錯過。 1.這個鄰國,對華政策或“發生質變” 新加坡學者認為,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訪問美國後,日本對華政策發生了“質變”。日本《東京新聞》指出,日本為取悅美國總統拜登,還準備了“伴手禮”。該報還警告說,日本被捲入戰爭的風險增大。對於日本近期諸多舉動,為何自民黨有關人士認為“想必美國很高興,但這是異常的”?(詳見第1版) 2.“從北京的角度來看,這是個壞消息” 俄媒說,在美國政治兩極分化加劇的時代,當控製眾議院的政黨沒有控製總統職位時,他們會試圖擾亂、破壞、阻撓和羞辱白宮,也會尋求硬塞給總統一些事情。對美國總統拜登來說,前方有很多這樣的事情在等著他。為何“從北京的角度來看,這是個壞消息”?(詳見第13版) 3.“末日博士”再次預言—— 有“末日博士”之稱的經濟學家努里爾·魯比尼“尤其因為悲觀預測而引起轟動”。他不僅是第一個預測2008年金融危機的人,還預測了新冠疫情會導致經濟崩潰。在接受德國《商報》採訪時,他談到了“明斯基時刻”,並再次預言——(詳見第12版) 4.瑞典發現歐洲最大稀土礦 據德媒報導,瑞典國有礦業公司LKAB日前稱該公司發現了大量的稀土礦物,這可能是“歐洲已知最大的稀土礦床”。為何美媒說這給歐洲帶來了“希望”?(詳見第6版) 5.“熊貓與月岩:地緣政治的禮物” 紐約自由女神像和兩隻熊貓有什麼共同點?它們都是禮物。從土豆、小狗,到大象乃至整個城市……幾個世紀以來,禮物一直被用作外交工具,它們有助於實現政治目標和避免國際衝突。西媒長文為您講述了國禮背後的精彩故事。(詳見第9版)

視頻精選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