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瑞典發現歐洲最大稀土礦

2023年01月17日15:52

【外媒:#瑞典發現歐洲最大稀土礦#】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月13日報導,瑞典基呂納發現了對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至關重要的稀土元素的大量礦床,為歐洲擺脫化石燃料和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帶來了新的希望。中國是這些關鍵礦物的全球最大供應國。 報導稱,瑞典國有礦業公司盧奧薩山-基呂納山公司(LKAB)12日宣佈,這可能是歐洲最大的已知發現。該公司同時表示,該礦床中的一些稀土元素可用於生產永磁鐵,這是電動汽車和風力渦輪機馬達的組成部分。這些稀土元素可作為開採鐵礦石的副產品來生產。 LKAB首席執行官揚·莫斯特倫說,該礦床可以成為生產關鍵原材料的重要基石,這些原材料對實現綠色轉型至關重要。 報導指出,這一發現正值歐盟尋求在稀土元素方面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之際。生產電子產品、電池和其他很多產品都需要稀土元素。歐盟委員會計劃在今年初提出關於關鍵原材料的法律,目的是促進歐盟對重要工業原材料的供應。 另據德國之聲電台網站1月13日報導,瑞典國有礦業公司LKAB發表聲明稱,該公司發現了大量的稀土礦物。 聲明說,這一發現可能意味著瑞典北部擁有歐洲已知最大稀土礦床。 LKAB稱,其位於基呂納的巨型地下鐵礦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該地區擁有超過100萬噸稀土。 報導稱,瑞典這一發現讓歐盟有望減少對中國稀有金屬的依賴。稀有金屬對諸多現代技術至關重要,其中不少技術與應對氣候變化息息相關。目前中國主導著稀土市場,其產量占全球的80%以上,並且歐洲大約95%的稀土供應來自中國。 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揚·莫斯特倫在聲明中說:“這是個好消息,不僅對我們公司、該地區和瑞典人民,而且對歐洲和氣候來說,也是如此。” LKAB說,它計劃在今年提交一份開採特許權申請。但是,可能至少需要10到15年才能開始開採礦藏並投放市場。 與它們的名字相反,稀土遍佈於世界各地,伴生於其他礦物。根據礦物學家的說法,它們的稀缺性在於濃度相對較低。 歐洲仍然高度依賴中國生產的稀土和由稀土元素合金組成的強力永久磁鐵,這些產品被用於電動汽車和智能手機等。 然而,歐洲多個國家都被認為擁有稀土礦藏,特別是在資源豐富的北歐國家。但目前還沒有對此進行開採。 開發稀土礦藏的一個潛在障礙是歐洲國家的開採作業成本相對較高。 目前,在歐盟內部,只有愛沙尼亞設置了一個稀土分離設施。該國計劃今年建造一個磁鐵工廠,並在2025年啟動生產。 歐盟從俄烏衝突導致的供應短缺中吸取教訓,希望自己生產稀土礦物,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瑞典剛剛接任歐盟的輪值主席國。歐盟估計,10年內其對稀土的需求將增加5倍。

視頻精選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