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多一度 | 多地推措施促消費 都放了哪些大招?
剛剛過去的兔年春節消費強勁複蘇,國家稅務總局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消費相關行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2%。春節前後,各地相繼出台促消費政策,借力多種舉措帶動民眾消費熱情。
今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都在關注什麼?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會議指出,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
隨後,地方兩會陸續召開,劃定2023年的重點工作。據第一財經報導,消費在今年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不折不扣地佔據了C位,大多數省份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了優先位置。
比如,北京提出加緊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讓消費熱起來、經濟活起來;上海要繼續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全力打造東、西兩片國際級消費集聚區;重慶要加快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改善消費環境。
廣東提出推進廣州、深圳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6個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培育一批國內外品牌消費集聚區。
浙江提出要打響“浙里來消費”品牌,力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5%左右;江蘇則要打響“蘇新消費”四季主題購物節等活動品牌,著力推動住宿餐飲、商業零售等消費回暖。
為了促進重點領域消費加快恢復,山西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表示再發放一批電子消費券和“愛心消費券”。
文旅市場回暖,哪些地方旅遊有補貼?
在疫情防控措施優化之後,各地紛紛推出政策,推動文旅市場回暖。
1月3日,河南發佈《大力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穩定向好政策措施》,要求加速恢復接觸性消費,鼓勵各地發放零售、餐飲、文化旅遊、住宿等消費券,省財政按各省轄市實際支出的30%給予補貼。
1月20日,黑龍江發佈《關於促進全省經濟運行整體好轉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加大促消費力度,全省發放政府消費券6億元,通過電子紅包、線下折扣券等多種形式,在春節和元宵節期間集中發放不低於2億元,促進冰雪旅遊、汽車消費、年貨百貨、文娛體育、節慶餐飲等消費活動,省級財政根據市(地)實際發放額度按一定比例給予補助。
遼寧強調擇機發放助企惠民旅遊消費券,推動文化旅遊綜合消費。對評定為省級以上示範步行街給予不超過200萬元資金獎補。對評定為省級電商直播示範基地給予20萬元資金獎補;對重點培育的縣域電商直播基地給予10萬元資金獎補。
江蘇鼓勵各地文化和旅遊部門與工會加強合作,將符合條件的旅遊民宿、鄉村旅遊產業集聚區、特色小鎮、紅色旅遊景區等納入療休養活動範圍,開發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和符合政策的路線和產品。積極準備入出境旅遊穩步有序複蘇,及時向境外市場宣傳入出境旅遊政策,組織文旅企業走出去拓展客源市場,邀請境外旅行商、媒體來江蘇踩線採風、對接合作,推出更多適應境外遊客需求的旅遊產品、線路和服務。
上海要求開展市民文化節、樂遊上海藝術季等重大節展活動,舉辦第二屆上海旅遊投資促進大會,鼓勵文旅企業開展減價優惠活動。對符合條件的旅行社,2023年3月31日前繼續按照100%比例暫退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鼓勵企業購買保險替代產品,促進出入境旅遊有序恢復。
1月30日,北京發佈《清理隱性壁壘優化消費營商環境實施方案》,要求優化文化演出管理,推行“演出活動一件事”改革,將舉辦大型演出活動涉及的營業性演出許可、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許可等審批服務事項整合為“一件事”,實行並聯審批、全程網辦。規範鄉村民宿準入標準和流程,研究製定符合鄉村民宿行業特點的衛生、安全等審核標準,合理設定鄉村民宿行業經營門檻。統籌行業發展和生態保護,重點優化生態涵養區鄉村民宿空間佈局,圍繞提高民宿品質,確定合理的建設規模,提高規範化發展水平。完善商圈統籌管理機制,針對商圈建設運營普遍缺乏科學高效的統籌協調機制問題,逐一明確重點商圈管理責任單位,結合商圈分級分類標準,對責任單位授權在商圈內行使廣告牌匾設置、外擺位管理、促銷活動報告、公共區域展示裝置設施等公共管理服務職責。
此外,2023年春節假期,各地相繼出台景區門票減免或減價、發放文化和旅遊消費券等惠民利民政策措施。據不完全統計,春節期間免費開放A級旅遊景區1281家,占全國A級旅遊景區總數的9%,其中62家5A級旅遊景區實行免票。

1月25日,什刹海荷花市集,新鮮出爐的兔子棉花糖。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攝
1月1日至1月31日期間,河南洛陽預約7日內包含龍門石窟、老君山、白馬寺等洛陽市52家A級景區限量免費門票,預約成功後憑收到的二維碼憑證就可以免費入園。
1月13日至2月10日,江西宜春每週五都將開啟“撒錢”模式。1月13日,宜春首輪投放1000萬元消費券,其中文旅消費券200萬元,商貿消費券800萬元。使用範圍包括旅遊酒店、民宿、渡假區及其溫泉產品,景區(含景區小交通)、鄉村旅遊點、旅行社線路產品,以及特色美食體驗等。
1月11日至2月11日期間,福建廈門發放700萬元的新春廈門文旅消費券,共計3.5萬張。在指定平台上購買享消費券補貼的廈門市限額以上酒店、賓館住宿產品,下單支付時即可享200元立減優惠。
1月6日至2月20日期間,河南鄭州共發放2000萬元文旅消費券,其中在“雲閃付App”發放550萬元,“美團App”發放500萬元,攜程集團(攜程APP、去哪兒APP)發放450萬元,“飛豬App”發放400萬元,鄭開旅遊年卡補貼100萬元。
1月11日開始,澳門特區旅遊局聯合美團推出了“酒店5折券”,預訂澳門酒店最高抵扣866元,內地消費者均可通過美團App領取。
春節期間,北京展千餘項促消費活動,包括年貨節、冰雪節、“年味食足年夜飯”等市級活動30餘項,“潮朝陽”“樂購副中心”等區級活動80餘項,各類市場主體舉辦的活動近900項。西城、石景山、順義、延慶等區和經開區、各類市場主體自主發放餐飲、零售、汽車、冰雪等品類消費券合計超2.24億元。
汽車市場引關注,哪裡買車有優惠?

1月25日,上海,位於臨港的南港碼頭,中遠海運騰飛輪停靠碼頭,近4000輛汽車在船邊整齊排列。
圖片來自IC Photo
據央視新聞消息,進入2023年,燃油車購置稅減半政策和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出,汽車市場的未來表現引發關注。目前,已有多地相繼推出促進汽車消費、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舉措。
1月29日,上海出台《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其中提出,促進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延續實施新能源車置換補貼,2023年6月30日前個人消費者報廢或轉出名下在上海市註冊登記且符合相關標準的小客車,併購買純電動汽車的,給予每輛車10000元的財政補貼。實施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補貼,對消費者購買綠色智能家電等個人消費給予支付額10%、最高1000元的一次性補貼。
河南鼓勵各地出台促進汽車消費的惠民政策,將購車補貼政策延續至2023年3月底,對在省內新購汽車按購車價格的5%給予消費者補貼,最高不超過10000元/台,省、市級財政各補貼一半。
四川對購買新車、二手車置換新車和報廢舊車購買新車給予補貼,新能源汽車的購車補貼適當高於傳統燃油汽車。支持對城鄉居民以舊換新購買的電視、冰箱冰櫃、洗衣機、空調、手機、電瓶車、熱水器等綠色智能產品給予補貼。
山東濟南自1月1日起至3月31日,分三輪發放汽車消費券,總面值1000萬元。河南鄭州從1月1日起至2月6日,面向所有在鄭州購車上牌的人員發放3000-6000元不等的消費券。
整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新京報、第一財經、各地政府網站等
編輯 馬浩歌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