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工啦!”廣東“花式”喊你回來上班

返工專列中有不少年輕人的身影,他們大多是第一次來廣東工作。

廣東多部門通過返崗專車、務工專列和專機等方式,暢通務工人員入粵返崗全鏈條。

廣東省作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用工大省和異地務工人員大省,春節前就有超過1700萬外省籍務工人員返鄉過節。針對節後部分務工人員返程買票難、部分企業用工難的問題,廣東多部門通過返崗專車、務工專列和專機等方式,暢通務工人員入粵返崗全鏈條,花式復工“點對點”護送老鄉返崗。
——————————
“4年前,媽媽從家鄉前往廣東務工。今天,我也來了。”來自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城縣的00後韋雙燕,第一次乘坐返崗專列,踏上了新年開工之旅。1月30日,D3755次“穩就業促發展——桂籍務工人員入粵返崗免費專列”載著544名廣西務工人員,抵達廣州南站。 一身純白羽絨服的韋雙燕在人群中格外顯眼。她告訴記者,今年是她正式參加工作的第一年,她將到廣州市番禺區當教師。“媽媽來廣東務工供我讀大學,我也想在這裏圓夢。”在她看來,這裏不僅收入較高,還有很大成長空間。
“製造業當家”釋放高質量發展強烈信號
新春開工第一天,廣東省召開高質量發展大會,“製造業當家”成為熱議話題。製造業發展,是廣東2023年的頭等大事。今年,廣東將安排省重點項目1530個,總投資約8.4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萬億元,單是超百億元項目就達205個。目前,廣東省製造業總產值預計突破16萬億元大關,擁有70餘萬戶製造業企業法人和一大批優質企業、8個萬億元級戰略性產業集群。
“躺平不可取、躺贏不可能、奮鬥正當時。”大會上,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表示,今天的廣東,量的增長到了平台期,質的突破還處在醞釀期。只要質的提升取得新的突破,我們就可以迎來量的井噴,可以開啟新一輪發展和趕超。龐大的經濟體量意味著要下更大功夫克服增長的慣性。在危與機、穩與進、攻與守的縱橫捭闔中,廣東經濟的“危”源自高質量發展不足,“機”要靠高質量發展才能緊緊抓住。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廣東的根本出路。
這是近年來廣東省召開的規模最大的會議。主會場與會嘉賓1000人,有半數以上來自企業;通過視頻會議,大會內容實時縱貫廣東各市縣,算上各地分會場,總人數達2.5萬人。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圍繞“重點項目重大平台”“製造業當家”“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五外聯動”等主題深入探討,共謀發展思路和舉措。此次大會,還把時間留足給各行業“當家人”暢所欲言,有企業家脫稿指出發展中的不足。
製造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也是廣東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脊樑”。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塗高坤說,“廣東是製造業大省,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對塑造和提升廣東在新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優勢具有重要意義。”廣東力爭2023年全省工業投資增長達到10%以上,發揮工業投資對工業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和倍增作用。
目前,廣東製造業增加值規模約占全國的1/8,對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超四成,吸納超三成的就業人口……過去一年,廣東有力有效應對超預期因素衝擊,交出經濟總量12.9萬億元、連續34年居全國首位的優異成績單,這背後離不開“製造業當家”。
“逆向招工”復工忙
春節過後,廣東迎來異地務工人員返崗高峰,“穩就業”“保用工”折射出廣東各地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後,新的一大批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將先後動工,近期會有力地拉升用工數量。”廣東省就業服務管理局局長夏義兵透露,廣東已於節前跨省“逆向招工”,組織各地市企業組團到勞務協作省份現場招聘、預訂員工。“早在正月初五,我們就組織從桂林開往深圳的全國首趟返崗專列。”勞務輸出大省勞動力在粵就業穩定,有效保障了在粵企業用工需求。
截至目前,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廣西等地已有100多趟返崗務工專列陸續抵達廣東。預計到2月5日(正月十五),還將有80多趟返崗務工專列抵達廣東。這些專列將確保超過10萬名外省到廣東務工人員順利返崗。據廣東省人社廳監測和分析,節前返鄉的外省務工人員達1700多萬,返崗比例超過50%,重點監測企業開工比例超過60%,預計節後外省務工人員返崗率可達90%以上。
“我在東莞工作快16年了,希望今年的收入能漲點兒,我們才能更好地培養兩個孩子讀書,以後考上好大學。”來自廣西柳州市柳江區三都鎮的陶彩仙在東莞黃江鎮農村電子廠里工作。她說,“目前還是普通員工,今年有望當上領班。”她的丈夫也在附近工廠上班,主要負責鋼鐵銲接等生產工作,一個月能有七八千元的工資,能較好地照顧一家人的生活。
家住柳州市柳江區三都鎮屯村的韋純發在廣東打工已有9年,5年前他在老家建了3層樓房,還買了車給小孩上班用。他希望新年能繼續多掙錢,把家裡的廚房裝修好。在柳州市柳江區三都鎮十里貢的韋文坤,目前在廣州花都某企業擔任領班。“在廣東工作15年來,給家裡帶來了不少變化,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新房子修了兩層,也買了小車。今年最大的心願是提升技能,從領班崗位再升一級,多掙錢培養3個小孩讀書。”
1月31日,600名貴州籍務工人員搭乘D2811次列車從貴州畢節來到廣州。他們大多是節前已在廣東就業的返鄉員工,還有少量新入粵務工人員。下車時,不少人開心地用粵語說:“返工啦!”老鄉們帶著大包小包的家鄉“年味兒”,奔赴充滿希望的工作崗位。
來自貴州畢節的李成宏在廣東省江門市的建築工地幹活兒。近幾年,李成宏春節後都是乘坐返崗專列,返回距離老家約1100公里的廣東上班。他說,以前返崗路程遠、車票不好買,現在返鄉返崗有保障,而且免費,感覺很“暖”。“掙更多的錢是我最大的心願,最近工期比較緊,所以想盡快復工。”
春運期間,廣東省人社部門計劃節後直接組織返崗專列14趟,專車380班次,包機3趟,“點對點”組織外省勞動者入粵返崗2.5萬人,目前已通過專列共幫助1800餘名務工人員及時入粵返崗就業,示範帶動各地和企業加大組織對接力度,幫助農民工便捷返崗、快速就業,保障節後企業用工需要,在全社會營造“他鄉即故鄉”“東西南北中,發展到廣東”的良好氛圍。
真金白銀保用工
春節後開工首日,格蘭仕集團鼓聲陣陣、龍獅起舞,一線員工們“人手一份”開工紅包。生產部門負責繞線工作的毛愛平說,早在節前,企業就幫他們張羅節後從湖南懷化老家返回的車票和接站,所以春節過得“很淡定”。
節前,格蘭仕全面啟動2023年新春招聘工作,從廣東到廣西、貴州等地跨省對接用工,面向社會推出數十種技工崗位,首批招聘5000多名技工人才。春節期間,他們持續在“雲端”進行招聘,通過“全員技工化”戰略,為入職的一線技工規劃“普工-關鍵崗位-產業技工-工程師”的發展路徑。
“人社部門出台了優惠政策和提供財政補貼,幫助企業穩定員工、擴大招聘,生產線一開工就可以開足馬力生產。”格蘭仕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梁昭賢介紹,格蘭仕已從傳統的“接單—研發—生產—交貨”模式轉型為供應、生產、銷售、用戶一體化的工業互聯網生態,實現了產業鏈、供應鏈全系統數據閉環。
在東莞市大朗鎮,不少企業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東莞市厚威包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員工已基本到位。公司總裁辦總監周建濤說,在政府支持和企業努力下,大部分回家過年的員工都已回到了工作崗位,復工率達到90%左右。中山市南頭鎮TCL空調製造中心工廠廠長向民軍說,正月初四他就接到了從廣西梧州回來上班的員工。看著一輛輛返崗專車陸續開進工廠,他的心裡踏實了很多。
廣東外省務工人員2300萬,約占全國的1/3。人社部門的監測顯示,春節前,外省務工人員返鄉率約75%。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謝忠保介紹,當前,廣東整體的返崗和用工情況呈現為“兩個平穩”:員工返崗平穩有序;企業用工平穩提升。截至目前,員工返崗率達到一半以上,基本回到疫情前正常年份的同期水平。目前,全省企業相繼開工,用工需求迅速回暖。
據悉,廣東省人力資源市場崗位供求缺口約50萬人,求人倍率超過1.9。2022年以來,廣東省人社部門為應對嚴峻疫情挑戰,拿出真金白銀超830億元助企紓困,送政策、送資金、送服務,引導企業將員工穩在廣東、穩在企業、穩在崗位。
此次返崗,廣東省人社廳聯合廣西和貴州人社部門、廣鐵集團等有關部門緊密對接、提前謀劃,專門製定務工人員安全有序入粵返崗方案。從建立入粵返崗清單、篩查出行名單、開行返崗專列、接駁送達目的地等環節,暢通務工人員從行前、途中到上崗的入粵返崗全鏈條,幫助務工人員盡快返崗。接下來,廣東將繼續保持與雲南、四川等勞務輸出大省對接合作,持續深化與廣西、貴州東西部協作機制;保持就業扶持政策延續性,繼續將協作省區在粵脫貧人口納入政策全覆蓋,充分保障崗位供給和穩定就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 文並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3年02月03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