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新趨勢 | 2023新消費趨勢:數字技術實現新體驗,綠色生活方式引領新風尚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春節長假過後的首週末,立春撞上元宵節,成都春熙路商圈人氣正旺,不僅餐飲門店排大隊,休閑座椅也需要“等位”。有市民排隊買到了網紅小吃後,決定再去排隊買網紅甜品。“聽說開了新店,特意來看看,嚐個鮮。”
剛剛過去的春節,消費市場熱力十足。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消費相關行業銷售收入與上年春節假期相比增長12.2%;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同比分別增長10%和13.5%;其中,生活必需品、家居升級類商品、旅遊服務等消費增長較快。
奈雪、喜茶部分門店增長達600%,熱門餐廳排隊等位超1000桌,消費者“網購式過年”趨勢明顯,還有“圍爐煮茶”成為繼露營之後的新晉網紅生活方式……經曆了2022年的多重挑戰之後,從餐飲旅遊到文化娛樂各領域的消費需求在這個春節不斷釋放,將市場活躍轉化成消費力,推動新消費市場繁榮興旺,也給新的一年帶來了消費“開門紅”。
進入2023年,新消費賽道將呈現怎樣的發展方向?新消費企業們應如何尋找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增量?從百姓“菜籃子”、“米袋子”里,又能感受哪些消費新趨勢?2月7日,北京社科院研究員、南昌理工學院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王鵬表示,在中國經濟運行韌性、潛力與活力的經濟環境中,越來越多的數字技術正從不同領域持續發力,推動數字消費乃至中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未來,基於消費者畫像把握結構性機會,把握新消費品質提升、新興技術普及並注重精神追求,將是新消費的主線趨勢。“總體來看,新消費將與技術融合,使其定位逐漸個性化,逐步凸顯出越來越多的新應用、新體驗、新市場和新風尚。”

關鍵詞:新科技、新理念、新生活
一句話解讀:精細供給豐富全民需求,數字技術點亮美好生活
趨勢一:數字技術增強新體驗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隨著數字技術的進步而蓬勃發展,數字化應用也愈來愈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元宇宙等新技術正在全面介入生產、傳播、消費等各個環節。以網絡購物、網絡直播、數字文化、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等為代表的數字消費新業態、新模式迅猛發展,與數字技術加速融合,深刻改變著人們的消費習慣。無論城鄉,數字消費亮點多多,各項新技術加速落地應用,發展前景可期。
新消費必將是數字消費的時代,這其中包含了消費主客體的數字化,消費渠道與工具的數字化,以及消費理念與環境的數字化。更多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消費模式將大行其道,比如虛擬現實技術下的新遊戲、新社交,以及利用雲技術將文化旅遊產品彙集雲端“雲遊”、“雲聚”等等。
趨勢二:精準聚焦培育新市場
未來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個性化與精細化。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身份和不同需求的消費群體,開發個性化和精細化的細分市場。
例如,隨著女性消費力量不斷提升,“她經濟”正如火如荼地發展。近年來,互聯網女性用戶規模和粘性雙雙持續提升,在購物消費、生活娛樂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此外,“她經濟”還呈現出許多新的發展趨勢。比如,女性體育商業價值的開發,女性內容生態創作以及消費邊界的擴充,如汽車、遊戲等消費領域的去性別化。
又比如,以國潮、潮牌、動漫、盲盒、咖啡奶茶、網紅大卡、美妝時尚等等為代表的眾多爆款產品,標誌著“潮經濟”時代的到來。近年來,社會審美方式和潮流不斷變化,人們的審美修養也在改變,潮流時尚化是新消費時代的重要特徵。越來越多的商品在努力尋找消費者的接入點和共鳴點,以期打造富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與精細化並存的消費點。其他包括面向老年人的“銀髮經濟”和麵向部分有休閑渡假、親子遊等需求的“渡假經濟”等等,無不體現了新消費時代的特點。
趨勢三:綠色健康引領新風尚
響應二十大所提出的“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號召,消費者也愈發將綠色可持續的理念落實到消費行為中。
過去三年來,新的生活和消費習慣已悄然形成,消費者減少購物衝動、做出更加理性審慎的消費決策。追求高性價比和高質量感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創造了一種更可持續、更綠色的消費模式。
例如,購買無過多添加劑的綠色食品;共享單車和新能源消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愈發傾向於為價值買單,包括關乎體驗感、氛圍感和心理預期的情緒價值。還有不少人的興趣愛好向戶外延伸,大到需要幾千元才能完成的旅遊、露營,小到只要幾百元就能實現的滑板、圍爐煮茶、飛盤。人們在滿足興趣的過程中更加親近自然、靠近彼此,從而體驗獲得感,收穫健康快樂和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