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數紅盤Plus+SN700 助力NAS家庭影音庫搭建。
前言
對於組建NAS的新用戶最大的需求就是搭建個人影音庫,也就是保存電影/電視資源,現在用的這套NAS用的是兩塊4TB的西數紅盤Plus,隨著資源存儲量的增加,可用容量在不斷減少,前陣子看著要滿了,就想著要升級一下,組一套專門用於影音存儲的NAS系統,存儲介質的選擇方面,之前用的西數紅盤Plus,整體還算不錯,恰逢今年也是紅盤十週年,可靠性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所以就直接升級了兩塊8TB的紅盤Plus,這篇文章就簡單講下紅盤搭建NAS系統的過程,拋磚引玉能給大家一點點幫助。
紅盤Plus+SN700介紹

西部數據對應的NAS產品線是紅盤,具體還分為紅盤,紅盤Plus、紅盤Pro。其中Plus和Pro全系採用CMR技術,方便於消費者區分。紅盤系列和紅盤Plus系列是100萬小時MTBF,3年質保。紅盤Pro系列是100萬小時MTBF,5年質保。
這個系列明確標註了CMR技術(非疊瓦),相比於SMR壽命更長,後期重建RAID也會花更少時間,提高了NAS數據使用保存的可靠性。

參數方面,紅盤Plus採用西數獨家的NASware3.0 技術高級固件技術,可提高 NAS 存儲性能,極大程度減少 NAS 系統中的常見硬盤問題。可為苛刻的 NAS 環境中運行的系統提供無縫的集成、強大的數據保護和最佳的性能。NASware 3.0 的高級技術內置於每個 WD Red Pro 硬盤,提高了兼容性、集成度、可升級能力和可靠性,進而改進存儲性能。

此外,經過改進的雙平面平衡控制技術可極大地提高硬盤的總體性能和可靠性。硬盤不平衡可能會造成多盤系統中的振動和噪音過大,縮短硬盤壽命,久而久之會降低它們的性能。功耗方面經過優化,不僅可大幅節省電耗,而且還可降低小型 NAS 環境中的硬盤運行溫度,因此硬盤總體可靠性和性能更高。


因為這次搭配使用的NAS是威聯通TS-216機器,它有兩個M.2 PCle Gen3插槽,所以這次選了西數最新推出的西數紅盤SN700 NVMe SSD,相比於西數之前用於NAS的SA500固態硬盤,速度方面更快了,這樣可以更好的實現SSD緩存加速,提升磁盤的存儲速度,SN700採用 PCIe 3.0×4 通道,支援 NVMe 1.3 協議。速度方面,順序讀取最高 3400MB/s,順序寫入最高 3100MB/s。

SN700支援5年質保,使用 3D TLC 存儲顆粒,具有高壽命的特點,能夠滿足 NAS 存儲 7×24 小時的工作狀況。它的容量擁有250GB、500GB、1TB、2TB、4TB等容量規格,玩家擁有足夠靈活的選擇空間。

既然是NAS專用的SSD,就要保證長時間的數據寫入,更長的使用壽命,那就看下SN700的TBW數據(固態硬盤理論壽命所對應的總寫入數據量),這個數值是越大越好,一般主流1TB TLC顆粒 SSD的TBW可寫容量在600TB左右,有些低端QLC顆粒的SSD甚至只有400多,而SN700 1TB版本達到了2000TB,也就是它的TBW是普通 1TB SSD的3-4倍還多,足以應對NAS設備7x24小時的長時間數據工作。
性能測試


組件NAS系統之前,先把紅盤Plus接到台式機上查看一下參數信息和跑分情況,計算機磁盤管理查看容量信息,8TB硬盤實際可用容量為7452.04GB,CrystalDiskInfo的磁盤信息,8TB的具體型號為WD80EFZZ,轉速為5640RPM,接口為SATA600,支援S.M.A.R.T、 GPL和NCQ技術。室溫29°,硬盤連接台式機持續讀寫10分鐘的數據量,硬盤溫度跑到32°,這個結果還是可以的。

CrystalDiskMark跑分測試,1GB數據連續讀取速度205.7MB/S,寫入速度195.46MB/S,基本上是機械硬盤的常規跑分成績了,其實安裝到NAS裡面,最終還是受到網絡帶寬等多個因素影響。

HD TunePro 5.75測試,硬盤基準測試讀取速度最高為207.5MB/s,最低為寫入的最高速度為204.1MB/s,最低速度為88.7MB/s,平均速度為155.8MB/s。

台式機主板比較老,只有兩個PCIe插槽,被顯卡和網卡占滿了,所以SN700的速度方面就不測試了。看了其他媒體測試,基本上讀取速度能達到3400MB/S,寫入達到3100MB/S。
NAS設備裝機

這次的NAS設備是威聯通TS-216雙盤位新品,體積很小巧,作為第二台NAS設備也不占地方,處理器升級後整個性能也進一步提升,對於主要作為影音存儲來說足夠使用了。

威聯通TS-216雖然定位是兩盤位NAS,但是打開外殼可以看到頂部位置有兩個M.2 M.2 NVMe插槽,可以安裝兩塊SSD,安裝上面也比較簡單了,打開外殼,插入內存,擰上螺絲即可完成安裝。
威聯通的NAS有三種激活和初始化的方式,在NAS側面的貼紙上就可以看到。QNAP雲端安裝/Qfinder Pro安裝/NAS本機安裝。個人更推薦官方的Qfinder Pro安裝,激活步驟就不展開講了,威聯通的QTS 5.0系統現在越來越好用了,初始化的步驟簡單明了,方便快捷。下面講講新建存儲池的過程。
存儲池&新建卷

▲首先是存儲池配置,首先裝載硬盤,初次使用點擊「存儲空間」系統會有提示,如果沒有插硬盤,會提示安裝硬盤,按照步驟操作,系統就會識別出硬盤,此時相當於電腦裝機新裝硬盤的未分配區域。

▲裝載存儲池後,就需要「新建卷」,也就是PC上的分盤了,QTS提供了靜態卷、厚卷、精簡卷等選項,我這台NAS主要是存儲影視資源,數據沒有那麼特別重要,所以兩塊硬盤單獨設置存儲池,可以最大程度利用硬盤容量,特別喜歡的電影可以兩個盤各存一份,個人覺得家用NAS其實沒必要組磁盤陣列,就算組了後期也不是100%能夠完全找回數據的,不如重要資料多處冷熱備份,這樣最靠譜,也能充分利用磁盤容量。



▲威聯通的Qtier自動分層存儲技術,基於SSD來實現,通過對“熱or冷”數據的辨別,在SSD與HDD存儲之間,達到一種優化平衡狀態,以此來提升性能。最低需要一塊SSD和一塊HDD組成存儲池,系統會判斷經常用的文件,預設保存到固態硬盤裡面,加速訪問,而不經常用的文件,會當作冷文件,慢慢移動到機械硬盤裡面。
文件拷貝測速

▲NAS系統存儲搭建完畢,用QTS自帶的測速工具跑個分,8T紅盤Plus 順序讀取速度在190MB/S左右,SN700順序讀取速度在800MB/S,還是挺不錯的成績,當然了具體傳輸文件快慢還是要根據你的網線接口規格。


然後就是拷貝文件測試,分別從NAS拷貝文件到本地和本地拷貝文件到NAS設備,可以看到傳輸速度全程可以穩定在110MB/S左右,這也是千兆網口的最大速度了,想要更高還是需要升級網絡接口,不過我基本不會這樣用,基本都是直接在NAS設備下載電影,然後直接看,硬盤的性能更多的是在NAS系統內部起到提升整體運行速度的作用。
噪音&散熱


噪音和散熱情況,這邊直接拆掉NAS外殼來測試,這樣的能夠直觀的體現硬盤的實際情況,室溫29°,連續拷貝讀寫10G的文件量,測試西數紅盤Plus外殼溫度基本在36°-38°之間,這個表現還是可以的。噪音情況,室內非完全靜音狀態,未讀寫文件待機狀態,噪音45分貝,讀寫拷貝數據噪音52分貝,要知道這個結果是拆掉外殼,靠近機器的測試結果,實際使用會好很多,整體的散熱和溫度表現還是不錯的。
總結
從前兩年開始搭建NAS系統,一直在用西數紅盤Plus系列產品,無論是文件拷貝還是穩定性一直很滿意,這次的升級也是非常順利,目前硬盤價格持續走低的情況下,西數紅盤Plus系列會是NAS裝機的優質之選,有這方面需求的朋友,可以重點考慮一下。
另外,雖然西數的性能和穩定性不錯,但是為了保險起見,個人建議組件NAS系統還是搭配一個UPS比較穩妥,可以提高硬盤的使用壽命,防止意外斷電對硬盤的損耗,保障數據安全性。